1.污水排放現狀
北京市農村地區(qū)居民基本上將生活污水通過房屋旁的小溝小渠排放到附近的水體,部分可用的生活污水被用來喂養(yǎng)畜禽等。隨著水沖廁所的普及,政府通過出臺補貼政策的形式鼓勵農村改廁工程,部分居民自建“三格式”化糞池,對于黑水基本實現了集中收集,基本達到了無蠅蛆、無臭味、衛(wèi)生和安全的標準,但“三格式”化糞池仍然存在防滲漏措施不到位、清理不及時及缺少維護等問題。廚房、洗衣等灰水基本通過自建的管道、溝渠等散排至室外地面或雨水溝渠,由于灰水中含有大量的氮、磷等元素,匯入附近溝渠后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(yǎng)化,同時夾帶有大量的生活垃圾、枯枝落葉,易于腐敗發(fā)臭,沉積形成淤泥,導致溝渠內水流不暢。
2.農村污水處理站
(1)規(guī)模測算
由于缺乏針對農村污水處理站的設計規(guī)范,現階段農村污水處理站規(guī)模多是通過調查當地農民的用水現狀、生活習慣、經濟條件及發(fā)展?jié)摿Φ惹闆r,由人口數量、人均用水定額及排水系數綜合計算確定,同時考慮一定的安全余量,再以供水量及污水口實測水量進行復核,統(tǒng)籌考慮遠期需求。但實際工程建設中,由于農村外來人口數量變化大,人口數量很難確定;農民用水習慣、節(jié)水意識也影響了用水定額的確定,尤其對于普遍采用“常流水”方式防止供水管道凍裂的農村地區(qū),冬季污水量猛增,污水處理站規(guī)模測算困難。
(2)處理工藝
目前農村地區(qū)污水處理工藝選擇遵循“因地制宜、經濟適用、維護簡單”原則,在充分考慮廠站的用地現狀、運行情況、污水量、污水水質、經濟條件和管理水平的情況下,主要可分為4種類型:“厭氧+生態(tài)”工藝、“好氧+生態(tài)”工藝、“厭氧+好氧+生態(tài)”工藝和“厭氧+好氧”工藝。
(3)處理排放標
準為了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,根據《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》要求,北京市于2019年1月進一步發(fā)布了DB11/1612-2019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,基本明確了北京地區(qū)各類規(guī)模的農村污水處理站處理排放標準。3.截污模式針對農村地區(qū)特有的排水管網不健全、街道寬度較窄、交叉供水管網時間久遠、燃氣管道占位等實際特征,農村生活污水截污模式在現有排水體制的基礎上,綜合考慮社會經濟效益,可分為“村外截污”“村內合流,村外截污”“進村入戶,雨污分流”等3種截污模式。其中,“村外截污”模式是在村莊外圍對現狀雨污合流排水管線截流,或對現狀污水排污口收集,將非汛期出村污水收集至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放;“村內合流,村外截污”模式是在“村外截污”模式基礎下的延伸,通過對村內主街道現狀雨污合流管網(方涵)修葺或者新建,將散排至主街道的污水進行收集;“進村入戶,雨污分流”模式是在村內敷設污水管線,沿每戶的化糞池和廚房建設污水支管,逐戶收集污水后匯入污水干管,從源頭對污水進行收集、處理。
4.資金支持政策
北京市按照“因地制宜、社會參與”的原則,鼓勵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方式開展建設,并對運營費用給予補貼。管網部分,政策支持范圍從干、支、戶管線調整為骨干管網,資金來源由財政以獎代補模式過渡,再調整為固定資產投資支持,資金支持比例也逐年提高。